1. 初识变量
- 变量的概念:
- 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区域,该区域的数据可以在同一类型范围内不断变化
- 变量的构成包含三个要素:
数据类型
、变量名
、存储的值
- Java中变量声明的格式:
数据类型 变量名 = 变量值
- 变量的作用:用于在内存中保存数据。
- 使用变量注意:
- Java中每个变量必须先声明,后使用。
- 使用变量名来访问这块区域的数据。
- 变量的作用域:其定义所在的一对{ }内。
- 变量只有在其
作用域
内才有效。出了作用域,变量不可以再被调用。 - 同一个作用域内,不能定义重名的变量。
2. Java中变量的数据类型
Java中变量的数据类型分为两大类:
- 基本数据类型:包括
整数类型
、浮点数类型
、字符类型
、布尔类型
。 - 引用数据类型:包括
数组
、类
、接口
、枚举
、注解
、记录
。
3. 变量的使用
3.1 变量的声明
格式:数据类型 变量名;
//存储一个整数类型的年龄
int age;
//存储一个小数类型的体重
double weight;
//存储一个单字符类型的性别
char gender;
//存储一个布尔类型的婚姻状态
boolean marry;
//存储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姓名
String name;
//声明多个同类型的变量
int a,b,c; //表示a,b,c三个变量都是int类型。
注意:变量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,也可以是引用数据类型。
3.2 变量的赋值
给变量赋值,就是把“值”存到该变量代表的内存空间中。同时,给变量赋的值类型必须与变量声明的类型一致或兼容。
变量赋值的语法格式: 变量名 = 值;
举例1:可以使用合适类型的常量值
给已经声明的变量赋值
age = 18;
weight = 109;
gender = '女';
举例2:可以使用其他变量
或者表达式
给变量赋值
int m = 1;
int n = m;
int x = 1;
int y = 2;
int z = 2 * x + y;
3.3 变量反复赋值
//先声明,后初始化
char gender;
gender = '女';
//给变量重新赋值,修改gender变量的值
gender = '男';
System.out.println("gender = " + gender);//gender = 男
举例4:也可以将变量的声明和赋值一并执行
boolean isBeauty = true;
String name = "迪丽热巴";
内存结构如图: